现在的人对于未知有深刻和发自本能的恐惧,生老病死婚嫁都被称为人生大事我想多半也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将未知推向参与者。大家惧怕死亡、逃避婚姻、推迟生育,恐怕一方面也是因为未知。

相比之下,绝大多数的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有迹可循。即使是做一个没人做过的突破,我们也可以踩着别人的脚印,螺旋推进。从这个角度上看,工作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因为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见未来。这么一想,工作狂这种属性就相当能自洽了,谁不希望能有对命运的操纵感呢?

然而“未知”盘旋在人类社会的缝隙里,裹挟着所有人类,不容逃难(除非有长生不老药),提醒着我们何为卑微与渺小。未知常在,人却一代一代的更新换代,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未知”成为了人的敌人。或许是因为生活太舒适、对于未知带来更好变化的预期下降。或许是因为生活太苦悲,一切变数都只会让苦难更上一层楼。

有趣的事情是,前人有若干传统尝试消解、掩盖未知带来的恐惧,怀孕时大家会说“恭喜”,死亡后有人说“安息”,婚嫁时大费周章办婚礼。从宏观俯瞰,也许正是这些充满善意却过度乐观的传统让我们傻兮兮的一次一次跳向未知。

我以前每次面临这些善意的哄骗时总是刻意回绝,尝试提醒说话的人惨淡的可能性。回头一看,这种行为说好听叫做“孤勇”,说难听叫做“愚昧”。所谓未知便是不可知,对此的预期不论好坏,都不应被加以评论。

我以前还会常说“设置一个糟糕的预期容易让糟糕的现实好下咽”,现在反驳的话,我会说设置糟糕的预期实际上潜移默化里把自己的行为模式推向抵触、反感、负面,到头来放大了糟糕现实的可能。

从现在开始,我将会努力把对未知的预期变为“应该不会太糟”😬。